《创新性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 |
B1502308 |
课程所属模块/课程性质 |
创新思维能力课程 |
|||||||||||
课程名称 |
创新性思维与方法 |
总学时/学分 |
36/2 |
|||||||||||
理论学时/学分 |
36/2 |
实践实训学时/学分 |
0 |
|||||||||||
开设学期 |
第1、2学期 |
适用专业 |
所有专业 |
|||||||||||
先修课程 |
无 |
所属教研室 |
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 |
|||||||||||
选用教材 |
(1)冯林.《大学生创新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
大纲执笔人 |
朱盛艳 |
大纲审核人 |
|
|||||||||||
课程简介:(300字以内) “双创”是21世纪的主题,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性思维与方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埋下创新的种子、植入创新的基因。该课程的内容都是源于生活、始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认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及知识产权等。通过这门课程将学到如下内容:
|
||||||||||||||
教学目标(M) |
||||||||||||||
M1: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创新现状,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
M2: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与创新相关的概念,对创造性思维有深刻的认识,理解、发现和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势 |
|||||||||||||
M3:使学生掌握多种创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创新 |
M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用新的视角看待所学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本课程的相关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每位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
|||||||||||||
教学方式(J) |
√J1.讲授法教学 |
20学时67 % |
√J2.研讨式学习 |
8学时 11 % |
||||||||||
√J3.案例教学 |
8学时 22 % |
√J4.网络教学 |
0 学时 0 % |
|||||||||||
√J5.自主学习 |
8学时 5% |
…… |
|
|||||||||||
考核方式(K) |
√K1.课堂测试 |
5% |
√K2.期中考试 |
10% |
√K3.期末考试 |
60% |
||||||||
□K4.作业撰写 |
0% |
□K5.实验分析报告 |
0% |
√K6.课堂表现 |
10% |
|||||||||
□K7.课程论文撰述 |
0% |
√K8.出勤率 |
10% |
√K7.拓展学习 |
5% |
|||||||||
2.教学内容及要求
(1)课程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以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创新方法为重点,以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为课程组织形式,以科学发明案例和前沿科技产品为引导,从其发现与革新过程中剖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和学时分配等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模块 |
学时 |
单元 标题 |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
||
能力目标 |
知识目标 |
考核内容及方法 |
|||
课程导入
|
2 |
导论 |
明白开设创新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能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懂得人人、时时、处处可以创新,能主动去做市场调查;能自觉开发创新潜能、提高自我表象,增加自信心。 |
了解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掌握创新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通过创新训练可以提升创新能力。 |
确定小组和个人的创新目标作业;写出自己的十个优点 |
2 |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定势 |
能够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
掌握常见的思维障碍的类型;打破思维障碍的心理知识。 |
小组或个人调查报告 |
|
2 |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定势 |
能够发现自己或他人创新受阻的障碍因素,对同一问题能提出多种突破思维障碍的新思路;能找到跟本专业相关行业或产品的不足。 |
掌握思维视角的概念;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 |
初步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或生活中所熟悉的)行业或有关产品的不足,确定思维障碍的类型 |
|
创新思维类型及训练 |
2 |
方向性思维 |
通过发散思维提出新思路 |
发散思维的特点、作用及其训练的基本知识。 |
一些改变创新思维的训练 |
2 |
形象思维 |
通过联想思维对某一个事物提出4种以上的想象。 |
联想思维的特点、作用及其训练的基本知识。 |
关于联想思维的训练题 |
|
2 |
形象思维 |
通过想象思维对某一个事物提出4种以上的想象。
|
想象思维的特点、作用及其训练的基本知识。 |
关于想象思维的训练题 |
|
2 |
逻辑与批判思维 |
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对发散、想象、联想思维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相对最优的结果,并用简明的语言和必要的计算数据进行表达 |
逻辑、辩证思维的特点、作用及其训练的基本知识。 |
提出具体改进的创新点 |
|
创新方法及应用 |
2 |
思维导图 |
运用图解思维法使发散思维得到的想法和创意更加直观地展现再纸上。能使用绘画图示和图表抓住信息、构建问题和解决问题。 |
思维导图绘制的六个步骤与规则 |
运用思维导图制定一份计划 |
2 |
团体创新法 |
能参与团体创新活动,并巧妙应用智力激励法指导团体创新活动 |
掌握智力激励法的原则、步骤及技巧 |
改进产品 的制作 |
|
2 |
设问型创新方法 |
能够运用检核表对创新的对象提出设问,获得创新设想 |
掌握奥斯本检核表九组提问的内容 |
相关训练题训练、考核 |
|
2 |
设问型创新方法 |
能够用和田十二法和5W1H法这两种技法解决问题 |
掌握和田十二法和5W1H法的内容 |
找相关训练题训练、考核 |
|
2 |
组分型创新法 |
能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强制组合联想,组成有创意的组合
|
掌握组合的基本类型 |
关于组合的训练题 |
|
2 |
组分型创新法 |
能够运用组合法对2个以上的产品或想法进行强制联想组合, 产生有新颖性的结果
|
移植创造原理的有关知识;二元及多元组合技法 |
关于组合的训练题 |
|
2 |
类比性创新法 |
能用联想思维结合联想类比性技法对产品进行改造 |
掌握联想和类比的概念,及联想类比型技法的原理、特点。 |
关于联想技法的训练题 |
|
2 |
类比性创新法 |
能用逆向思维解释或逆向转换型技法解决一些难题。 |
逆向反转性技法、还原分析法、缺点逆用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
着手进行产品的改进 |
|
2 |
列举型创新法 |
能展开想象对产品进行希望点列举 |
掌握分析列举型技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
关于分析列举型技法的训练题 |
|
创新能力测试 |
2 |
创新产品或作品展示 |
能根据创新知识动手对产品进行创新改进且能描述产品的创新点 |
创新技法的综合应用 |
产品或作品的成型 |
2 |
创新产品作品评价 |
创新能力考核,鉴定教学与学习的效果 |
创新知识的综合应 |
创新思维能力鉴定 |
(2)课程教学环节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学科交叉,强化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通过网络资源、探索性实践、小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议教学安排
序号 |
主要教学内容(章) |
学时 |
课程 目标 |
教学 方式 |
考核 方式 |
1 |
第一章 绪论 |
2 |
M1 |
J1.J3 |
K6.K8 |
2 |
第二章 创新思维与思维定势突破 |
4 |
M1.M2. |
J1.J2.J3. |
K4.K6.K8 |
3 |
第三章 方向性思维 |
2 |
M2.M4 |
J1.J2.J3 |
K4.K6.K8 |
4 |
第四章 形象思维 |
4 |
M2.M4 |
J1.J2.J3. |
K4.K6.K8 |
5 |
第五章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
2 |
M2.M4 |
J1.J2.J3. |
K4.K6.K8 |
6 |
第六章 图解思维法 |
2 |
M3.M4 |
J1.J2.J3 |
K4.K6.K8 |
7 |
第七章 团体创新法 |
2 |
M3.M4 |
J1.J2.J3 |
K4.K6.K8 |
8 |
第八章 设问型创新方法 |
4 |
M3.M4 |
J1.J2.J3 |
K4.K6.K8 |
9 |
第九章 组分型创新方法 |
4 |
M3.M4 |
J1.J2.J3 |
K4.K6.K8 |
10 |
第十章 类比性创新方法 |
4 |
M3.M4 |
J1.J2.J3 |
K4.K6.K8 |
11 |
第十一章 列举型创新方法 |
2 |
M3.M4 |
J1.J2.J3 |
K4.K6.K8 |
12 |
创新产品或作品展示 |
2 |
M1.M2. M3.M4 |
J2.J3 |
K5.K6.K8 |
13 |
创新产品作品评价 |
2 |
M1.M2. M3.M4 |
J2.J3 |
K5.K6.K8 |
14 |
期末考试 |
|
|
|
考试 |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 36学时,实验 0学时,上机 0 学时 |
4.参考书目
(1)辽周苏.《创新思维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刘艳彬,李兴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郭斌,王成慧.《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第二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4)吕丽,流海平,顾永静.《创新思维——原理·技法·实训》.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5)胡飞雪.《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