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
基本条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2017 >> 创新性思维与方法(省级)

本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训实践平台等方面。

1、组织机构与师资队伍

为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重点着力于教育资源的整合、课程体系和交流平台的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教研室主要承担《创新性思维与方法》、《发明设计与创意》、《创业基础》(网络课程)、《创新工程实践》(网络课程)、《创新创业大赛辅导》(网络课程)等相关校级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此外,教研室还将承担相关研究任务。创新创业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近30人,创新创业教师资源丰富,集合了我校优秀的教师,分工明确、梯队合理,主讲教师均具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教学科研成果,教学效果好。

2、课程资源条件

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交流合作,借鉴其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选用成熟的教材,具有丰富、系统的教学内容;与超星等具有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教育机构合作,选用了十几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作为本门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源;与知识产权局合作,开放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作为本门课程的扩展学习资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知识产权学习,有利于将大学生造就成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专利申报能力,使大学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人才输送基地,成为服务于知识产权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3、实训资源条件

依托项目实施实践,授课教师通过宣传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与地方中小学合作,带领学生指导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带领学生到宜宾市理想城等科技创新创业园观摩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开拓眼界;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