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重重,活态传承让“非遗”活力再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5-26 [来源]:酒都播报 [浏览次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重重,活态传承让“非遗”活力再现

这两天,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宜宾分会场的活动正在南岸图书馆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展馆展出的宜宾非遗文化,让观展市民品尝到了一道道文化盛宴。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沉淀,在传承的过程中,却遭遇了不少困境和难题,值得我们深思。

费时费工效率低 手艺行业无收益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这样十分严峻的考验。

比如现在很多的产品,像竹簧工艺,面塑、苗族蜡染等手工艺非遗项目,都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利用机器来代替人工操作,效率高成本低,真正实现物美价廉。但是与此同时,也使得许多的传统工匠无所适从,还要坚持手工制作吗?坚持手工制作,这个时间成本非常高,做出来的作品价格就比较高,在铺天盖地的工业替代品占领市场的前提下,又有多少人会在意是不是手工制作呢?然而不坚持手工制作的话,这些手艺又该怎么传承下去呢?

社会风气太轻浮 手艺传承难收徒

江安竹簧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周波: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搞手工的东西,学我们这个,他最先做出来,不一定卖得掉。学这个的, 家庭没有一点经济基础,是绝对学不出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本身就费时费力,作为一个学徒,想要系统的学习制作工艺,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出师的。所以首先一点,徒弟要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同时,还要面临着学成之后能不能带来收益的问题,而按照周波的说法,这个行业的最初收益相对还是很低的。所以从徒弟的角度上看,投入与产出比并不是很合算的,所以很少人愿意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接班人,传统文化就容易出现断层,面临“人走艺走、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