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

1.技术路线

    “四维育人 五方联动——区域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传承文化为重心,以课程群为基础,以项目研究为支撑,以学术竞赛为抓手,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平台搭建、团队建设、实践活动等整合学校政府、学生、传承人、工作室等要素,构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课程建设、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社会受益的总体战略目标。

2.“四维育人”内涵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四维育人”是以课程群为核心以项目研究为支撑以学术竞赛为抓手以地方需求为导向课程、项目、比赛、服务四个维度培养大学生融入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区域文化产业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拓展人文素质教学实践平台

2.1 建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拓展高校教学的学科视野和文化深度。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田野考察》《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川南民族音乐概论》《川南民歌概论》《文学人类学》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有的侧重非遗常识的介绍,有的侧重非遗基础理论的学习,有的侧重传统技艺的讲解,有的侧重地方表演艺术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把非遗资源渗透进其他课程的教学,从而促进非遗全方位发展与保护意识。创意思维与演讲学》《生命意识与审美生活》《写作学》《中国古镇与保护》等文化教育课程中,就常穿插地介绍一些非遗的内容和文化事件。

我们还多方面搭建非遗开放性课堂: 一是授课者的开放性。传承人、非遗专家、非遗项目官员、非遗策展人、非遗创业者等等,都曾被邀请到课堂中来,请他们就各自擅长的领域授课。二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由于授课者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国家非遗政策及法律法规,地区非遗工作安排与发展规划,非遗研究热点与难点,非遗策展方案、非遗创业经历等,由亲历者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三是教学地点的开放性。如图书馆、博物院、展览馆、档案馆、非遗工作室等都曾开展非遗教学活动。四是课程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如创建、设计与维护非遗网站、博客和公众号,非遗视频纪录,非遗活动策划,非遗手工艺创作,非遗文化表演等,鼓励师生将课程考核与学校日常生活、 地方文化活动与国家文化建设相结合。

2.2 项目跟进服务社会提升学生非遗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成果汇聚了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的一批对非遗传承教育感兴趣的教师,他们在各自学科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组建相关学术团队,吸引了一批非遗保护利用、文创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产业研究相关专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一系列交流、研究、协作等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教师已组建“综合人文素质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彭贵川)“川滇黔结合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中心”负责人:黄小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谢美英)“川滇黔结合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图形图像研究与创意产品开发中心”(负责人:杨剑涛) 等校级科研平台教师出版专著6部立项四川省社科联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3市社科联项目6直接参与和推动了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非遗研究的深入发展促成宜宾面塑、筠连民歌《槐花几时开》、苗族大唢呐、石城山民歌川南木作技艺、关河号子等成功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

鼓励和组织学生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在立项基础上进行社会采访、社会调研活动。初步统计,五年内,学生共成立创新团队200余支,辐射人员数千人成功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50项,涉及川南30余项非遗。学生有计划的选择一些非遗项目作为科研对象,通过自己查询资料,设计课题,独立论证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项目体验中提升了对当地特色的非遗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2.3参加比赛,服务社会提升学生非遗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以地方非遗(高校所在地和学生家乡所在地经济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营销为突破口,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方面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学用结合,掌握服务社会的过硬本领。另一方面借助比赛、项目完成等手段让学生熟悉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地方文化产业资源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创意、规划能付诸实践,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五方联动”内涵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五方联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力,以高校为“基础”,以“工作室”为载体,以“传承人”为助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格,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1以学生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主体,解决教育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高校非遗教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学习与实践非遗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主动参与地方非遗文化建设与规划,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规划、自主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从非遗教育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非遗文化发起人、非遗传播设计者、非遗活动组织者、非遗技艺表演者和非遗产品设计者等,同时鼓励他们将非遗学习与兴趣培养、专业学习、个人发展和人生规划相结合,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3.2 以政府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引力,解决教育内容缺少开放性的问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及政府文件中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突出体现了政府在非遗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但现实是高校非遗教育主要集中于国家级非遗产,往往忽略了世界级非遗的参照和地方级非遗的补充。以政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引力,注重学习地方级非遗知识,极大地开阔教育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高校师生的文化视野。

3.3以高校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基础,解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非遗传承教育的相关课程或只开设非遗选修课,学生未能有足够的重视,基本上是应付考试而已。非遗在学生群体里的推广度与认知度非常不乐观。以高校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基础,可从三方面解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将非遗传承教育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二是通过课堂教学,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三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组织大学生开展进行“展、学、演、练、研”等非遗校园展演活动。

3.4以工作室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载体,解决教育方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

我们与传承人合建双导师工作室。学生在工作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承担相应的任务,如技艺学习、日常事务管理、媒体推广、产品设计与开发、策划组织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与高校课堂教学相互补充,能有效解决非遗教育方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

3.5以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助力,解决教育师资缺少多样性的问题

高校非遗教育师资不能仅仅局限于本校教师,还应邀请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专家进校园讲座。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的讲座,既是高校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拓展了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视野。授课者的多样化会带来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视野的开阔性和思考的深度,从而解决教育师资缺少多样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