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田野考查》课程从2014年6月开始开设,经过5年多的实践,整合课程、平台、项目、竞赛等优势资源,联动政府、高校、学生、工作室、传承人,使学生、教师、社会、教学多方受益,具有可借鉴性与可复制性。
1.搭建科研平台,助推教师成长
教师搭建“综合人文素质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彭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谢美英)“川滇黔结合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图形图像研究与创意产品开发中心”(负责人:杨剑涛) 等校级科研平台,与传承人合建了竹工艺、陶艺、蜡染、面塑等工作室。
依托平台,教师成功立项四川省社科联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3项、市社科联项目6项、校级创新示范课程2项、校级思政课程1门、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课题经费逾100万元。出版《<僰国图志>——僰人岩画图形与应用性创作研究成果汇编》《宜宾民歌音乐文化研究》《石城山民歌》等专著6本,待出版《符号经济视域下宜宾文化产业研究》。
成果完成人教研能力得到提升,获得肯定:谢美英博士先后获得第二届“宜宾市十佳青少年工作者”、第四届“李硕勋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宜宾学院“2016年师德标兵”、“宜宾青年五四提名奖”、宜宾学院“教学十佳”等称号。主持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加有利于该成果向纵深发展。初步构建“四维育人 五方联动”的区域高校非遗传承教育体系,解决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一些问题。
2.依托竞赛项目,促进学生成才
近五年,学生已成功申报、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涵括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等不同专业学生人数238人,研究对象涉及宜宾非遗项目23项。
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竞赛人数超过1000人,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奖励28项,校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00余项。学生参与地方文化活动150多场次。
以非遗为选题的学生论文有20余篇被评为院级优秀本科论文,其中近10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本科论文,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3.服务地方发展,获得社会认可。
立足川南,辐射四川,将地方各种资源直接引入课堂;教师的教学研究指向服务地方的意识得到了改变与强化;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对本土文化的感情和对地方文化的传承、研究能力。
目前,师生已参与宜宾市文创产业调研、翠屏区十三五文化规划制定、宜宾县地名故事编撰、宜宾市政规划建设、横江古镇改造等地方文化建设项目中,师生成果直接参与和推动了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非遗研究的深入发展,促成宜宾面塑、筠连民歌《槐花几时开》、苗族大唢呐、石城山民歌、川南木作技艺、关河号子等成功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