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2019 >> 创业策划与实践 >> 课程教学 >> 课程教案 >> 正文

教案11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2-10 [来源]: [浏览次数]:

 第十一章 创业财务管理

授课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讲授 实验课(○ );其他方式(   )

教学时数

4

教学目的

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

熟悉:财务管理的任务, 投资决策, 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分析

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资产管理

教学重点

财务管理的任务, 投资决策, 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资产管理

教学难点

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财务分析

参考资料

1、李家华:《创业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陈工孟:《创新思维训练及创造力开发》,经济出版社2016年

3、库拉特科 著,薛红志等译: 《创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4、张耀辉:《创业学导论:原理、训练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5、韩国文,陆菊春:《创业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06月

6、钟联萍,创业策划(第二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10年12月

7、张玉利 薛红志等,创业管理(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06月

8、丁栋虹,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03月

授课内容及过程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创业者开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多的利润。很多创业者发现企业销售额不断增加,利润却不断下降;生意非常红火,却没有钱偿还到期的债务,甚至倒闭。面对这些现象,创业者往往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实践告诉我们,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有助于创业者成功创业。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以资金运作为对象,利用价值形式对新创企业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他通过对新创企业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入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分析、核算与考核,对生产与管理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供资金使用效率,促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生产经营效果。对新创企业来说,如何在筹到资金以后,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与流转,资金的运动过程是通过一系列财务活动来实现的,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回收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企业处理财务活动的过程,一般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三项主要内容。

三、财务关系

企业在管理各项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这种有理财而发生的关系称为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是上缴各种税款的经济关系。企业应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项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是指新创企业的投资者(包括创业者本人)向企业投入的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投资者应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利用资本金进行经营,实现利润后,应按出资比例 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是指新创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新创企业除利用自由资金进行经营活动外,往往还要从外部借入一定量的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或降低资金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新创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1)贷款机构;(2)商业信用提供者;(3)其他出借资金给企业的单位和个人。

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是指新创企业将其资金以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是指新创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要用产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等。

四、财务管理的目标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于新创企业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1)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2)利润最大化没有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可能使创业者或企业的决策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盲目追求最多的利润。(3)利润最大化往往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新创企业的长远发展。(4)没有考虑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金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正是因为以上缺点,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最优目标。

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该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同投入的资本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该目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企业价值最大化

创业者创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多的创造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这里所讲的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该企业价值应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在评价企业价值的时候,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企业所获得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时间越近,应得的报酬越是确定,则企业的价值越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有利于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分配政策等。

反映了企对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者财富越多,企业的市场价值就越大,追求创业者财富最大化的结果可以促使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财务管理的任务

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满足企业资金需要

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依法从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合理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该项任务,一方面要正确确定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另一方面要选择好获得资金的渠道和方式。这一部分的内容已经在“创业融资”中阐述,本章不再重复。

有效地分配和使用企业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企业筹集的资金应合理地配置在各项资产上。企业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财务管理应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各类资产,使其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

分配企业受益,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企业的营业收入,首先应用来补偿生产中耗费的成本和费用,并依法缴纳税金。然后利润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分配。再分配中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以充分调动创业者、职工、外来投资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务纪律

财务监督是利用货币形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它是通过对财务收支的审核控制和对财务指标的检查分析,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六、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而应谨慎行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从企业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有效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理财的内在要求。财务管理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系统原则

系统是若干个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部分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整体。财务活动从资金的筹集开始,到现金收回为止,经历了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放、资金的收回与资金的分配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组成一个整体,具有系统的性质。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从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出发,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这就是财务管理的系统原则。

平衡原则

在财务管理中,要求使资金的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这就是财务管理的平衡原则。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追求平衡的过程。如果不需要平衡,也就不需要财务管理。只有实现了收支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弹性原则

财务管理应努力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这里的略有结余就是要留有弹性。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就是财务管理的弹性原则贯彻弹性原则的关键是防止弹性过大或过小,因为弹性过大会造成浪费,而弹性过小会带来较大的风险。确定合理的弹性必须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企业适应财务环境的能力;(2)不利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3)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

比例原则

财务管理必须通过各要素之间的比较关系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有关比例趋于合理,这就是财务管理的比例原则。只有各种比例关系都比较合理,企业的资金周转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如果不重视比例问题的研究,其后果有可能使企业的财务陷入恶性循环。

优化原则

财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优化原则。优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2)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3)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问题。

优化原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原则,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优化过程。如果不需要优化,管理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比较强,但创业者首先应该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即使不考虑风险和通货膨胀,等量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量也不相等。现在的1元钱和一年后的1元钱的价值是不相等的,前者一般要比后者的经济价值大。因为现在的1元钱可以立即用于投资,一年后可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使资金总额大于当初投资的总额,由此产生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终值又称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间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点上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涉及到利息计算方式的选择。目前两种利息计算方式,即单利和复利。单利方式下,每期都按初始本金计算利息,当期利息不记入下期本金,计算基础不变。复利方式下,以当期末本利和为基础计算下期利息,即利上加利。

单利终值(即本利和)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S=P(1+ni)

式中:S为本利和,P为本金,n为期数,i为年利率。我国目前银行接受存款计算利息是用单利计算,但单利不能从分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用复利计算。

单利现值的计算。单利现值的计算同单利种植的计算是互逆的,由终值计算现值称为折现。将单利终值计算公司变形,即得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

福利的终值和现值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计算公式为

S=P(1+i)

式中:S为期末复利终值,P为期初值,n为期数,i年利率。

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它是今后某一特定时间收到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折现率(i)所计算的现在时点价值。计算公式为

P=S×

普通年金的终值和现值

年金是指一定时间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年金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保险金、折旧、租金、等额分期收款、等额分期付款以及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储蓄等,都存在年金的问题。年金按期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几种。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介绍普通年金的终值和现值。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后付年金。

普通年金终值犹于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的复利终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S= A×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普通年金现值是对未来各期的等额收入或支出折现为现值的总和。计算公式为

P= A×

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给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或清偿初始投入的资本或所欠的债务。年资本回收额是普通年金现值的逆运算。计算公式为

A=P×

二、风险分析

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为的结果具有变动性。例如,向上抛一枚硬币,我们可以事先肯定,当硬币落到地面上时,有正面朝上和朝下两种结果,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但正面究竟是朝上还是朝下,谁也不能肯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风险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的因素的作用,是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

风险的类别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的盈利带来不确定性。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等因素带来的供给方面的风险;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验不成功等因素带来的销售方面的风险。所以这些生产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因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发生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由于举债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金中除自有资金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企业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受借入资金对自有资金比例的影响,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也越高;借入资金比例越小,风险程度也越低。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是要保证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加大,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第三节 投资于资产管理

新创企业筹到资金后,需要将其投入使用,其结果是为企业带来各种资产,这就是企业的投资活动及相应的资产管理活动。

一、投资及其分类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投入财力,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和会计中的投资含义不完全一样,通常,会计上的投资是指对外投资,而财务管理中的投资既包括对外投资,有包括对内投资。企业的投资可作如下分类。

按投资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润的投资。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以便获取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对于新创企业来说,主要是直接投资。

按投资本金回收时间长短划分,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又称作流动资产投资,是指能够而且也准备在一年内收回的投资,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等。长期投资是指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只要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包括对无形资产和长期有价证券的投资。在创业初期,应把较多的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尽可能压缩长期投资,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

按投资方向,可分为对内和对外投资

对内投资是指企业投在企业内部,购买各种上产经营用资产的投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新创企业很少涉及这一类投资。

按投资在生产过程的作用,可分为初始投资和后续投资

初始投资是指在建立新企业时进行的各种投资。后续投资是指为巩固和发展企业的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各类投资。主要包括为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进行的更新性投资、为实现扩大再生产进行的追加性投资、为调整生产经营方向而进行的转移性投资等。很多创业者往往忽视了后续资金的准备和投入,这也是导致新创企业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

二、投资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时捕捉有利的投资机会

捕捉投资机会是新创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起点,也是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有效性进行论证,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出各种有关指标,以便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项目。

及时足额地筹集资金,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供应

企业的投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多,一旦开工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供应,否则会造成停工或中途下马,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事先科学地预测该项目所需资金的数量和时间,以便企业采用合适的方法筹集资金,保证企业投资项目顺利完成,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认真分析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

高风险高收益,收益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引起企业价值的下降,不利于财务目标的实现。新创企业应尽可能选择风险一定而受益最大的项目,以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类型

投资决策按所涉及的因素是否已知和确定划分

确定型投资决策。指影响投资项目价值的财务变量是已知的和确定的,决策时已经能够准确地得知该投资项目价值的决策。企业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债券的投资,到期收益事先就能确定,这种投资就是确定型投资。

风险型投资决策。指影响投资项目价值的财务变量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能准确的值,这种投资就是风险型投资。风险型投资的基本决策方法是把风险转换成价值,再按照确定型投资方案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比确定型投资决策复杂得多。

不确定型投资决策。指影响投资项目价值的财务变量不仅不能完全确定,而且发生的可能性也无法估计,这种决策就是不确定型决策。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充分,无法准确评价投资项目的价值,所以这种决策是企业面临的最为困难的投资决策。

对于确定型的投资决策,一般不需要再去观察实际的投资过程。但是,对于风险型投资决策和不确定型投资决策,尤其是后者,应密切地关注实际的投资过程,考察实际发生的财务变量与预期的情况是否一致、差异大小,不断进行重新评价和决策,防止决策失误。

投资决策按投资资产的形态划分

长期资产投资决策。指企业投资于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决策。

长期资产投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投资回收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数额巨大,需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2变现能力差。这类资产由于用途专一和价值高,很难出售,变现能力极差,具有不可逆转性。3占用的资金较为稳定。在规模一定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用的资金逐年以折旧和摊销的形式缓慢减少,资金占用比较稳定。

流动资产投资决策。是指企业投资于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决策。相对于长期资产投资决策,流动资产投资决策具有以下特点:1投资回收时间短。流动资产一般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可以回收。2变现能力强。流动资产可以短期内迅速变卖,获取资金。3占用资金波动大。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经常随销售的变化而变化,波动较大。

在决策时应分清投资的类型,把握各种投资决策的特点,对于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及投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决策的程序

投资决策是财务决策的核心。为使决策科学有效,实施决策时应遵循以下程序。

分析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投资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环境分析可以使企业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把握行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和宏观经济走向,发展各种有利的、可进行投资的机会,为企业的投资建议做好充分准备。

提出投资建议和方案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追加,而投资的追加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因此,决策之前应拟定出各种可行法案,以供比较和选择。

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目的是选出能够给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的投资方案。具体步骤是:(1)估算出项目的现金流;(2)估算项目的贴现率;(3)选择合适的项目评价指标和方法;(4)进行项目决策。

再评价和决策

经过上述程序选出投资方案后,还需要在投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现金流的实际情况,验证当初的预期参数,并对项目进行不断的重新评价和决策,直到项目结束。再评价和决策在实际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实际情况可能与预期并不相符,重新评价有助于弥补和修正以前决策的失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现金流量

根据前面的论述,现金流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出来的一个基础性数据。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投资决策中现金流的构成。

初始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有:(1)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包括固定置产的购入和建设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2)流动资产上的支出,包括对原料、在制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上的支出;(3)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的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4)其他费用支出,主要是指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登记费等。

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量。这种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计算单位。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而现金流出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缴纳的税金。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不包括折旧的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年营业现金流量可用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年金现金流量(NFC)=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利润+折旧(非付现成本)

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终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2)缘由地安置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收回;(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四、资产管理

资产组合管理

资产管理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同的资产组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资产组合。企业在进行资产组合决策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风险与收益

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但收益能力较差;而非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差,但收益能力较强,所以,进行资产组合决策时,必须合理权衡风险和收益,确定合适的资产组合。

企业行业的特点

一般而言,商业企业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工业企业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新创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市场竞争能力和筹资能力都较强,承担风险的能力比小规模企业要强,因此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可以较小。而规模小小的企业,应安排足够的流动资产,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资金成本因素

新创企业应尽可能地控制资金成本。若市场利息率较高,企业应考虑选择流动资产较少的组合,以减少利息支出,增加投资收益;若市场利率较低,可以安排较多的流动资产,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中的各类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食物状态,其价值逐年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从资金的角度,对固定资产购置、增减、使用、维修和更新改造所进行的控制和监督,其目的是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应收及应付款、原材料及产成品等存货。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管理要求企业财务部门积极组织资金收支,合理调度资金,充分挖掘资金潜力,保证资金供给,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好用活小手儿储存的物资,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存货管理主要要求合理确定存货的数量。

企业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应收、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和预付款项是企业在结算过程只能占用的流动资产,属于企业的短期债权。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企业有偿取得,长期使用,能使企业获得高盈利能力,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其他资产是指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所有资产,包括对外资产、特种储蓄物资、银行冻结存款、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论述。

第四节 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最终财务成果,是创业者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利润分配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新创企业内部约定,对所实现的利润在国家、企业者、外来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而企业留用的利润多少有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和筹资。因此,创业者应处理好利润分配关系,使用合适的分配方法,以平衡各方利益,提高企业自身价值。

一、利润及其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利润总额一般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其关系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最主要的来源。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式中: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投资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它包括以下内容。

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或与其他单位合作联营分得的利润。

股利。股利是指以购买其他单位股票的形式进行对外投资而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

债券利息。债券利息是指以购买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形式对外投资收益;若差额为负,表现为投资损失。

收回或转让投资,其实际取得的款项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若差额为正,表现为投资收益;若差额为负,表现为投资损失。

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当被投资企业表现为近利润额增加时,投资企业将按出资比例相应增加投资收益;而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时,投资企业也应按出资比例相应确认投资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对外投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一般新创企业没有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企业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的差额。

营业外收入是相对于主营业务而言的,是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收入以及各种偶然所得,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及出售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没收入、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教育附加费返还、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损毁和出售的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献支出、非常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在建工程准备、违约金、赔偿金等。

二、利润分配的原则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利润在国家、外来投资者、创业者之间的分配。利润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税后利润。税后利润是企业所有者拥有的重大权益,对其的处置与分配应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利润分配的各种限制因素。

积累优先原则

企业的积累从最终产权归属看,仍为企业所有者。企业必须尊重市场竞争规则要求,为企业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抗风险能力进行必要的自我积累,其数额应与企业所承受的经济责任的大小和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的高低相适应。在保证积累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适当考虑职工的利益

企业的税后利润理所当然全部归创业者所有,并成为创业者投资于企业的根本动力所在。但这些利润的取得也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努力,员工受聘于企业并为企业工作,其合法的劳动报酬是企业支付的工资和奖金。在保障创业者利益的前提下,应采取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以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坚持以丰补歉,保持比较稳定的分红比例

从税后利润中留存一部分利润不但可以为企业未来经营筹措资金,提高企业应付不测事件的能力,而且留存的利润也可以用于未来的利润分配。

三、利润分配的项目

企业亏损及弥补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企业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税前利润为能弥补的亏损(值已经连续弥补超过5年),只能用企业税后利润弥补。可用于税后弥补亏损的资金包括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是从公司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有盈余则提,无盈余则不提。盈余公积金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的10%提取,当公司的盈余公积金累积金额已达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等用途。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又称为红利分配。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当年如无利润,就不能进行利润分配,但企业在弥补亏损后仍可以调动一部分公积金分配红利。利润分配应由企业董事会提出方案,股东会议表决通过。

四、利润分配的顺序

企业的税前利润首先应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减有关收支项目,然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除归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应按如下顺序进行分配。

弥补超过用税前利润弥补期限的以前年度亏损;

提取法定公积金;

向股东分配利润。

企业违反规定,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企业。

第五节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指依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财务安全所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为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为外来投资人、债权人和创业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企业的考核和激励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可以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虽然他们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但也有共同的需求。从企业整体来看,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权益结构、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筹资策略。

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分布情况,预计企业未来的资金需要量。。

盈利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目标利润的完成情况和近年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的盈利前景。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前面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面两者的增强起推动作用。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在比较分析法中常用的指标评价标准有:(1)公认标准,是反映各类企业不同时期都普遍使用的指标评价标准。如2:1的流动比率。(2)行业标准,是反映某行业的指标评价标准。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本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指标对比,也可以同本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还可以与同行业公认标准对比。(3)目标标准,是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4)历史标准,是反映本企业历史水平的指标评价标准。如期初于期末的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的对比、本期与历史最好水平的对比。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的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比率分析法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1)相关比率,是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2)结构比率,是会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与各项目总和的比率。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比率的变化趋势。(3)动态比率,是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某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又可以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和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运用以下指标。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常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流动比率越大,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并非这一比率越高越好,因为流动比例过高,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存货积压或滞销引起的,该流动比率反映的近期偿债能力有水分;另一方面可能拥有过多的资金,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影响资金的盈利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比较合适。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内用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

速冻资产是指容易转变为现金的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也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余额。之所以减去存货,是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其变现不仅要经过销货和收款两道手续,而且还要发生一些损失。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近期偿付能力越强。但速动比率也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将过多的资金占用在货币资金等收益性很差的项目上,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比较理想。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一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运用以下指标。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全部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等。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

一般来讲,企业资产总额应该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该小于100%。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

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提高。因此,所有者总是希望使用负债经营提高资产负债率。但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因为债权人更关心的是本息能否及时安全的收回来。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于甚至超过100%,说明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向法院申请该企业破产。所以,企业的负债经营一定要适度。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用来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揭示所有者权益对债务的保障度。该比率越小,说明企业的长期债务状况越好,债权人的资金安全越有保障,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指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息前利润是指企业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一般说来,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该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运用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了资金的周转状况。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越快,表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越强。营运能力分析主要运用以下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应收款周转率

应收款周转率是赊销收入净额对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应收款的变现速度、企业的信誉政策与管理情况。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越高表明企业收款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的收账费用。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对平均存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百名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的销售能力、存货水平和经营绩效。若果一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偏低,可能由于存货偏多、周转太慢、销售不畅等原因所致,这往往会造成企业利润的下降。一般认为,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越高表明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管理有效。

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指销售净额与全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运用以下财务指标。

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销售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净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平均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资本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获利能力,也叫净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

课堂讨论与练习

课后记录与反思